[電影]252生存者あり

252.jpg

前言:

從片名及海報標語應該可以明顯判斷出這是一部災難片。我從2008年中開始期待,明明是今年三月上映的,卻拖到現在才看,實在無法不說自己是拖拖拉拉的傢伙了(笑)。在前面《壽喜燒西部片》的心得中有稍微提到,老實說《252生存者あり》的確有衝著伊藤英明去看的前提。

事實上,目前看過伊藤出演的日劇或電影,並不是部部都讓我叫好的作品,有幾部也沒有看到最後,當然這之中不只有演員的原因,主要還是和整齣劇的呈現方式和感染力有關。不過繼日劇《夜叉》之後,這部由伊藤主演的09年電影著實具有相當的感染力。看完之後,上述的前提也已經不是重點了。

心得:

這齣與華納公司合作的日片,在災害及建物破壞、大場景的呈現上,可以看出「大動員大成本」的成功,冰雹、洪水等等的逼真度也可說不負眾望。「252」是消防救助機動隊使用的信號,代表「尚有生存者」。大概的劇情如下:地震後尚為餘震戒備的日本,史無前例的巨大台風竟然在此時登陸。冰雹、洪水,人們四處奔逃、死傷慘重,救助隊受限於台風也只有收兵待命,而在此時,坍塌的地鐵站深處,傳來了「2.5.2」的求救訊號……。

仔細看看海報的兩側,右邊寫著「絕對に助け出す」,左邊則寫著「絕對に生きて還る」。分別指的是受難的弟弟(伊藤英明),與擔任搜救隊長的哥哥(內野聖陽)。本片的可貴之處便在於:成功的刻畫出「受難者」與「救難者」兩種心理。救人的人與等待救援的人,雖然考慮的都同樣是生與死的問題,其掙扎及困境卻是有所差異的。

每個人對於「生」都有著各自的渴望,卻同時又背負著「生」的重擔。片中伊藤所飾演的筱原祐司,有著捨己救人的情操,卻也陷於過去擔任救助隊員時拋下同伴、只救自己兄長的陰霾中。山田孝之飾演的實習醫生,這個因為父親被視為殺人犯的兒子,也對救人產生了懷疑。這兩名角色也可以說是一種對比,同樣都成為了受難者,前者在無畏的救人中肯定了自己,後者則在面對生死的重擔下學會了救人。

被困在地下的還有中小企業的小職員、韓國女子及伊藤的年幼女兒詩織,為了溫飽九個親愛的孩子、參加弟弟的葬禮、回家與父母親團聚慶生,雖然每個人的理由不盡相同,即便是聽不見、口不能言,只能以手語和唇型與人交談的詩織,也同樣對活下去都有著強烈的渴望。除此之外,在救助者那一方面,也面對著「救或不救」的問題。救人的使命以及自身生命的安危,這之中的權衡掙扎也在電影中呈現出來。這部片強調豐富的對比,人心的描繪很到位。

雖說在場景的處理上下很大的工夫,整齣劇的重心倒也不是在於講述污染、人為破害而引發天災的可怕,而是將數個生命的切片透過災難呈現出來,心理的衝突轉折及困境中為人、也為自己求生存的精神才是重點。

『繼續當醫生吧,因為你了解了生命的沉重』。這句由筱原對實習醫生所說的話,其實也是對自己說的。就像筱原老實的回答哥哥自己仍舊想不通一般,不論是哪一方,都在他人與自身之間拉扯掙扎。這便是生命的沉重了吧,尤其身為救人之人,在了解這一點後惟有持守救人之道,才能學會寬恕與偉大吧。

當中還有諸多細節都挺值得思考,在此便不多加贅述。總得來說,這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。伊藤英明在片中飾演孩子的父親,背負著過去的陰影,更以前救助隊員的身分帶領受困者們求生,呈現另一種感覺的演技反而讓我忽略伊藤英明這個名字,其他演員如內野聖陽、香椎由宇等人也令人印象深刻而有過之無不及。換句話說,就是衝著伊藤英明去看的初衷已經縮小了(笑)。

不過不得不吐槽的地方還是有的。為了避免主角筱原的性格太過英雄而趨於扁平,在劇情發展及角色設定上的確看得出努力的成果,不過在全片後段部份仍舊出現略為空泛的情形。搶救的程度理應比前半段還要緊急,卻在兄弟敘舊、內心戲上花了不少時間,感覺實在有些拖泥帶水、不甚乾脆。此外,救出受困者後又一次的崩塌,然後筱原再次扛著隊員從瓦礫堆中脫逃而出時的場面也有些狗血,雖說這個角色是展現救人精神的代表,但讓人覺得有「耍帥」嫌疑的畫面真的稍嫌多餘。在這之間詩織以為失去父親時,竟然悲痛的一直喊著含糊不清的「爸爸」,不由得讓人鼻酸的聲音,可以說是使得整部片的結尾做得比較漂亮的重點。

後記:

有人問我說,看影片寫這些心得評論的東西,不就會失去觀賞的心情了嗎?其實,以前看到很多寫得精準銳利的影評,我也都會這麼想。但是不管書籍或電影,以至是藝術文化等等,就觀眾來說有兩種人,拿書籍來說:一種是純粹的讀者,另一種則是專寫書評的人。雖然說是這個樣子,不過我想自己還是屬於比較偏向於「讀者」這方面的角色。也不特別去想自己的方向是什麼。讀者也能評論、也能寫心中所想,不同的是可以不用很中肯,有比較多的私心可以揮霍(笑)。至少,在看這部片的初衷上來說,我算是善盡自己的私心了(笑)。

畢竟,人人都可以做讀者,但是評論家可就不是人人做得來的了。

發表留言